首页|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针灸对克罗恩病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针灸对克罗恩病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扫码查看
目的: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针灸对克罗恩病(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溶液灌肠4周构建CD大鼠模型,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选取天枢(双侧)、气海穴进行干预,西药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溶液灌胃干预.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收取大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对进行物种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和基因功能代谢预测分析等.结果: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紫单胞菌科、普雷沃菌科、拟杆菌科、普雷沃菌属等的相对丰度升高,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毛螺菌科、瘤胃菌科、乳酸杆菌属等的相对丰度降低;在经过隔药饼灸和电针治疗后,上述大多数微生物相对丰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肠道菌群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Simpson等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上述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功能预测分析发现隔药饼灸和电针均能调节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的功能基因.结论:CD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关,针灸能够调节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菌群多样性.
Regulatory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Gut Microbiota of Rats with Crohn's Disease Based on 16S rDN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钟蕊、林亚莹、朱毅、吴焕淦、孙可鑫、黄艳、祁琴、吴璐一

展开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上海,200030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克罗恩病 针灸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16QA1403400

2022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2.17(3)
  •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