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柴胡-大黄药对防治胆石症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柴胡-大黄药对防治胆石症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柴胡-大黄药对治疗胆石症的有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柴胡、大黄的有效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CTD、TTD数据库得出胆石症相关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及STRING数据库构造药物与疾病共同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药-成分-疾病-靶点PPI网络.采用DAVID 6.8数据库及R 4.0.3软件对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Tools 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经过筛选柴胡-大黄药对共得出有效活性成分23个,成分靶点91,和936个胆石症相关靶点取交集共得到35个共同靶点.通过GO分析显示核心靶点具有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发现核心靶点可能和癌症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提示豆甾醇与TNF靶点有强烈的结合活性(-7.79 kcal/mol),豆甾醇与JUN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5.71 kcal/mol),豆甾醇与TP53靶点有一定的结合活性(-4.34 kcal/mol).结论:柴胡-大黄药对中的豆甾醇、槲皮素、山柰酚等有效活性成分可能通过TNF、JUN、TP53等核心靶点调控炎症介质及细胞缺氧反应信号转导通路联合治疗胆石症.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Bupleurum-rhubarb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olelithias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高云霄、李泽、杨柳、郭榆西、郭彤、李博林、杨倩

展开 >

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石家庄,050090

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050011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柴胡-大黄 胆石症 作用机制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

2020080

2022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2.17(4)
  • 4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