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土茯苓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土茯苓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土茯苓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成分-靶点-通路"的调控网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结合文献报道,筛选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TTD)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及Drug-Bank数据库筛选出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疾病靶点.运用R语言将药物成分匹配疾病靶点,通过复杂可视化网络平台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采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数据库(STRING)构建靶蛋白PPI网络,找出关键基因,对成分-疾病的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网络分析显示,15个活性成分共涉及有效靶点325个,86条作用通路,预测出12个活性成分、114个靶点蛋白和20条关键通路与寻常银屑病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结论:土茯苓可能通过作用于IL-17信号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相关靶点起到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功效,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土茯苓治疗寻常银屑病的潜在活性化合物与可能作用机制.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in Treating Psoriasis Vulgar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肖战说、邹建华、林建国、崔炳南

展开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土茯苓 银屑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克银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81173274206302Z191100006619056Z161100000516157

2022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2.17(5)
  • 10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