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杜仲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杜仲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预测杜仲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TargetPrediction分析平台对杜仲叶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筛选,使用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TTD)对骨质疏松症的对应靶标进行筛选,将中药靶基因与疾病靶基因相交集,将交集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分析平台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对中药-疾病共同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得出中药-疾病共同靶标相关的信号通路,最后运用AutoDock与Pymol软件对预测靶标与其对应的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后得到杜仲叶治疗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成分7个,杜仲叶-骨质疏松症共同靶标231个,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的下游核因子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PI3K-AKT、IL-17及HIF-1信号通路等有关,且MAPK1、STAT3、VEGFA、IL6、TP53、EGF、AKT1、JUN、MAPK8、EGFR、TNF基因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结论:杜仲叶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促进成骨细胞形成等作用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Mechanism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Leaves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steoporos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赵继荣、杨涛、陈祁青、马同、赵宁、薛旭、郭培尧、李玮农、张立存

展开 >

甘肃省中医院,兰州,730050

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730030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杜仲叶 骨质疏松症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创新人才项目

817608772018-RC-99

2022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2.17(5)
  • 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