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黄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减毒研究

大黄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减毒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究大黄炮制成熟后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降低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大黄炮制过程中鞣质、总蒽醌、游离蒽醌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大黄炮制前后的肝毒性变化.结果:生大黄的鞣质、总蒽醌及游离蒽醌含量分别为3.59%、1.96%和1.03%,经过炮制后,熟大黄的鞣质、总蒽醌及游离蒽醌含量分别为0.33%、1.86%和1.27%,鞣质和结合蒽醌的含量显著降低,而游离蒽醌含量显著升高.3批大黄炮制前后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10.15μg/mL、216.63μg/mL、248.25μg/mL、1082.12μg/mL、1200.98μg/mL和1189.27μg/mL,与生大黄比较,熟大黄水提物的LC50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生大黄呈现不同程度的肝脏变性(肝脏萎缩、卵黄囊吸收延迟、肝脏细胞肿大及组织空泡化),而相同浓度下的熟大黄给药组,仅在高浓度条件下呈现轻微的肝脏变性.结论:大黄经过炮制后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肝毒性显著降低.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oxicity of Radix et Rhizoma Rhei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王敏、韩婷、李春帅、徐文娟、杨琳琳、张姝妍、程水清、王璇、文佳、李向日

展开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研究中心/北京市中药品质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2488

大黄 肝毒性 炮制减毒 斑马鱼 化学成分 蒽醌 鞣质

2019YFC17115022020-JYB-ZDGG-035

2022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2.17(22)
  • 3
  • 7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