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黄河水沙变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黄河水沙变化

扫码查看
“黄河流域治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明晰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效及其影响下的黄河水沙关系变化,有助于为黄河水沙关系协调提供科技支撑.通过梳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历程及措施变化,辨析了治理措施的减沙效应.研究表明:(1)黄土高原历经五个典型治理阶段,主色调由黄变绿,下垫面发生不可逆的变化;(2)2000年以来,主要产沙区汛期雨量偏丰且极端降雨增加,而黄河沙量相对1919-1959年锐减了85%,中游中常洪水发生频次降低,下游河道由淤积转为冲刷;(3)林草、梯田和淤地坝减沙成效显著,渍损淤地坝淤积泥沙出库比<15%,难以发生“零存整取”现象;(4)与历史极端降雨事件相比,2000年后相似降雨条件下,典型流域次洪水量和沙量分别减少30%~78%、53%~88%,水土保持成效显著;(5)新水沙情势下应适时调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格局,并完善水沙调控体系,改造下游河道,解放滩区.
Loess Plateau soil erosion governance and runoff-sediment variation of Yellow River

胡春宏、张晓明

展开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

黄土高原 黄河 水沙关系 治理措施 淤地坝 极端降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6YFC0402408

2020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56
ISSN:1000-0860
年,卷(期):2020.51(1)
  • 5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