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溢洪道闸墩后水翅的水力特性及消减措施研究

溢洪道闸墩后水翅的水力特性及消减措施研究

扫码查看
为研究如何避免溢洪道泄洪过程中,闸墩后生成的水翅会给泄洪安全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利用量纲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溢洪道闸墩后水翅的水力特性和消减措施开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水翅长度和高度的主要因素有闸墩尾部出口处的弗劳德数Fr0、溢洪道坡度i、闸墩宽度等;在相同泄流条件下,若泄槽坡度变小,水翅长度也随之减小,而水翅高度却相应增加;当弗劳德数Fr0介于2.3与2.8之间时,闸墩后的水翅长度和高度均显著增大.试验还发现水翅的长度、高度与闸墩后泄流下跌角度α有关,当α增大时,水翅长度和高度也随之增大;当α较小时,水翅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消除水翅现象提供了新思路,提出的复合式斜尾墩比传统四棱台型尾墩能更好地避免水翅发生,对改善溢洪道、泄洪洞闸墩后的水流流态具有参考价值.
Experimental study on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tion measure of rooster tails behind the pier of the spillway

薛宏程、马倩、任昱、刁明军

展开 >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16

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重庆400016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5

水翅 溢洪道 闸墩 复合式斜尾墩 水力学模型试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庆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2016YFC040200419JDKJC-A008

2020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56
ISSN:1000-0860
年,卷(期):2020.51(5)
  • 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