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四川九寨沟地震区芦苇海危岩崩塌成因机理分析

四川九寨沟地震区芦苇海危岩崩塌成因机理分析

扫码查看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诱发了景区芦苇海区域约2.7×104 m3危岩体发生崩塌,在2018年汛期该区域又产生约3×104 m3的二次崩塌,损失巨大.目前,崩源区仍有约2×104 m3的危岩体仍悬而未掉,潜在风险高,故需要深入研究芦苇海危岩崩塌的特征和致灾机理.通过现场详查、无人机及GIS等手段,对芦苇海危岩崩塌的基本特征、失稳过程及成因机理有了初步认识.研究发现,芦苇海危岩崩塌失稳历经“坡表局部崩塌-顶部危岩带变形-撞击坡表-碎屑流”四个阶段,平均运动速度达29.94 m/s,崩落块石到达坡脚的概率约为87%.同时,多次失稳主要受内因及外因综合影响,由于斜坡对地震的放大效应,岩体受加速度影响显著,产生震动拉裂或抛射;而震裂的岩土体在后续强降雨的触发下,沿优势结构面向南西侧临空面发生二次崩滑.
Analysis on causation mechanism of dangerous rock collapse in Reed Sea Scenic Area of Jiuzhaigou Seismic Region in Sichuan Province

梁靖、裴向军、何宇航、罗路广、谷虎

展开 >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九寨沟地震区 芦苇海危岩 崩塌 变形 失稳运动 成因 机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7YFC150100241572302

2020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56
ISSN:1000-0860
年,卷(期):2020.51(7)
  • 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