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输水输沙规律研究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输水输沙规律研究

扫码查看
识别淮河干流水沙输运机制及运行规律,是当前淮河治理中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选择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作为典型,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河道的水沙输移特性.结果 表明,高滩深槽的断面型式与狭窄的滩面造成本段滩地分流比偏低,行洪主要依赖于主槽.近期河道的泄流能力有所增加,是自然演变、人工采砂与河道整治三者共同驱动的结果,其中河道整治的贡献率最大且作用不可替代.河道的洪水传播速度与来流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漫滩行洪阶段(2900 m3/s≤Q<4500 m3/s),滩地水流对主槽水流的阻滞作用明显,相应洪水传播时间也较长.以水文站输沙率公式为基础,推导了河道冲淤量与水流条件的经验公式,并提出大水冲刷,小水淤积的流量阈值为3400 m3/s.考虑冲淤状态的影响,对已建挟沙能力公式进行改进.经验证,修正后的挟沙能力公式能够反映实际.上述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治淮提供参考.
Study on water and sediment transport law of Bengbu-Fushan Reach of main stream of Huaihe River

倪晋、虞邦义、张辉、王久晟

展开 >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蚌埠233000

淮河 洪水传播 过流能力 挟沙能力 冲淤规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

2017YFC04056022014ZX07204-006slkj202001-07

2020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56
ISSN:1000-0860
年,卷(期):2020.51(11)
  • 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