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帚尾豪猪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初步观察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帚尾豪猪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初步观察

扫码查看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及其周边区域内的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进行观察,采用活动强度指数分析其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探讨月相和环境因子对其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时间段内帚尾豪猪的活动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t=4.666,f=23,P=0.001),活动峰值出现在20:00~21:00和05:00~06:00;夜间主要以移动(63.2%)和觅食(23.6%)为主.帚尾豪猪各月份间的时间分配存在极显著差异(t=8.581,df=11,P=0.001),旱、雨季间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Z=-2.166,P=0.03).各月相间帚尾豪猪出现的频次存在显著差异(x2 =5.00,df=1,P=0.025),以新月期和满月期活动最为频繁,上弦月活动最少.相关性分析表明,活动强度指数与月降雨量、月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R2=0.440,R2=0.435,R2=0.457)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帚尾豪猪最适的活动温区为10℃ ~26℃.本研究初步掌握了帚尾豪猪在弄岗保护区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有助于后期理解栖息地和气候变化对其活动的影响.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n the activity rhythm and time budget of the A siatic brush-tailed porcupine (Atherurus macrourus) based on cameratrapping data

汪国海、施泽攀、李生强、鲁长虎、周岐海

展开 >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37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650118

帚尾豪猪 红外相机技术 活动节律 时间分配 喀斯特生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31670400318705142015GXNSFDA139013

2019

兽类学报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

兽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4
ISSN:1000-1050
年,卷(期):2019.39(1)
  • 1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