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三种金丝猴地理分布的未来影响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三种金丝猴地理分布的未来影响

扫码查看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正成为物种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MaxEnt模型,探讨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3种金丝猴(川金丝猴Rhinopithiecus roxellana、滇金丝猴R.bieti和黔金丝猴R.brelichi)地理分布变迁的影响:(1)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导致3种金丝猴在2000年和未来(2050年)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分布海拔升高,其中黔金丝猴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最大,川金丝猴在四川东北部、陕西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的适宜栖息地,滇金丝猴在云南西部的适宜栖息地面积收缩;(2)人为干扰指数是导致金丝猴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最暖季度平均温度、降水量变异系数、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是分别影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最重要气候因子;(3)川金丝猴栖息地的西南部,滇金丝猴栖息地的中部具备高连通性,适合亚群之间的交流.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建议减少低海拔地区的人类活动,并加强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影响严重的栖息地进行预见性保护,比如提前规划、扩大保护地范围,在栖息地连通性低的地区修建生态廊道.我们的结果为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生态廊道的修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Futur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footprint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ree snub-nosed monkeys in China

李欣蕊、赵序茅、李明

展开 >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态学创新研究院,兰州大学,兰州730000

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00

气候变化 人为干扰 濒危动物 仰鼻猴属 MaxEnt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31872248lzujbky-2020-ct02

2021

兽类学报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

兽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4
ISSN:1000-1050
年,卷(期):2021.41(3)
  •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