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哺乳期高温经历导致布氏田鼠F1代的热中性区变窄

哺乳期高温经历导致布氏田鼠F1代的热中性区变窄

扫码查看
哺乳期是影响小型哺乳动物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关于哺乳叠加高温对后代代谢可塑性的影响,尚不清楚.为研究哺乳期母体(F0)高温经历对后代(F1代和F2代)能量代谢特征的影响,我们测定了哺乳期母体经历高温(30,±1)℃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F1代和F2代成体以及常温(23±1)℃经历的后代成体(作为对照)的体重和体温,采用开放式呼吸代谢仪测定不同环境温度暴露3 h后的代谢率,并计算热传导和呼吸商.哺乳期高温经历的F1代动物在成年期的体重显著低于常温对照组和高温经历的F2代动物.在5~33.5 ℃环境温度范围内,布氏田鼠维持稳定的体温;35℃高温胁迫时,常温组、高温经历F1代和F2代的体温均显著下降.常温组布氏田鼠的热中性区为27.5~33.5℃,高温经历F1代的热中性区下临界温度点30℃,热中性区比常温组变窄(30~33.5℃),高温经历F2代的热中性区与常温组相比无变化.在热中性区温度以上,热传导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高温经历的F1代和F2代布氏田鼠热传导增加的起始温度点升高.呼吸商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但不受哺乳期高温经历的影响.结果表明,哺乳期母体高温经历导致布氏田鼠F1代成年后的体重降低,热中性区变窄,提高了F1代动物在高温环境下的代谢可塑性,但这种影响并未持续到F2代.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哺乳期母体高温(热浪)对小型哺乳动物后代体型和热中性区的长期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种群动态的潜在效应.
High temperature during lactation shortens the thermoneutral zone in the F1 generation of Brandt's voles(Lasiopodomys brandtii)

Brandt's vole(Lasiopodomys brandtii)High temperature during lactation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Thermoneutral zone(TNZ)Thermal conductance(C)Respiration quotient(RQ)Cross-generational transfer

李红娟、王德华、王振山、张学英

展开 >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保定07100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岛266237

布氏田鼠 哺乳期高温 静止代谢率 热中性区 热传导 呼吸商 跨代传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27157532090020

2023

兽类学报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

兽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4
ISSN:1000-1050
年,卷(期):2023.43(4)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