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片区野生动物及其环境源大肠杆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调查

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片区野生动物及其环境源大肠杆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调查

扫码查看
为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片区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中大肠杆菌流行病学特点,防止大肠杆菌在该区域造成流行性疫病,探明该区域野生动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本研究2022年8-9月采集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片区内野生动物粪便、水及土壤样品共计243份,采用16SrRNA、K-B法、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法和PCR技术对该区域的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药敏实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43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86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35.39%;该区域内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有较高的耐药率(52.33%),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1.16%~9.30%),对头孢他啶、氯霉素、氟苯尼考、甲氧苄氨嘧啶均敏感;携带大量的耐药基因,其中多重耐药类(83.14%)、磺胺类(55.52%)、四环素类(48.52%)抗生素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其余耐药基因携带率为26.16%~35.72%;分离株携带1~6个毒力基因,irp2检出率(91.86%)最高,其次为ompA、ibeB和tsh(检出率分别为55.81%、69.77%和52.33%),FyuA、fimH和PapA检出率较低(分别为17.44%、19.77%和1.16%);86株大肠杆菌中均未检出5种致泻性大肠杆菌.本研究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片区野生动物及环境源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提供了科学数据参考,为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提供生态学依据.
Epidemiology and antibiotics resistance of Escherichia coli from wild ani-mals and their environment in Guangyuan area of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

Guangyuan area of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Escherichia coliEpidemic situationAntibiotics resistanceVirulence genes

苏小艳、杨梅、燕霞、侯蓉、肖梅、王劲松、刘圣、王路才、张文平、黄虹秀

展开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81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元628109

四川省毛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元628401

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管理分局,广元628000

展开 >

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片区 大肠杆菌 流行情况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自立课题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自立课题

2022NSFSC00202021CPB-B152020CPB-B23

2023

兽类学报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

兽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4
ISSN:1000-1050
年,卷(期):2023.43(4)
  • 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