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普氏原羚警戒行为和生理应激的影响因素分析

普氏原羚警戒行为和生理应激的影响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野生动物在面对自然胁迫(例如捕食者)和人为胁迫(例如道路交通)时,有可能产生能够影响动物个体健康和生存的生理和行为反应.升高糖皮质激素浓度和增强警戒行为是哺乳动物应对捕食风险时在生理和行为上最常见的两种反捕食响应.动物的反捕食策略权衡了对反捕食响应和其他生命活动的投入,以在个体生存和繁殖间寻求最大适合度.本研究以分布于青海湖流域部分区域的成年雌性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为研究对象,应用非损伤取样法采集其新鲜粪便样品,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粪样中的皮质醇含量;结合焦点动物全事件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进行行为取样,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胁迫对雌性普氏原羚粪便糖皮质激素代谢物(FGMs)和警戒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雌性普氏原羚野生种群中,FGMs和主要警戒行为指标在产羔期高于交配期,繁殖状态是影响FGMs和警戒行为的主要因素(F=39.162,P<0.001).与捕食者和草原围栏相比,公路和铁路交通对普氏原羚生理应激的影响更大(F=87.482,P<0.001),人类活动是导致雌性普氏原羚FGMs升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日益增多的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未来保护工作中无法回避的挑战,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矛盾中寻求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引起决策者更多的重视.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vigilance and physiological stress in Prze-walski's gazelle

Przewalski's gazelle(Procapra przewalskii)Fecal glucocorticoid metabolite(FGM)VigilanceAnthropo-genic stress

刘若爽、石建斌、刘定震、沈心晨、王庆庆、徐雪飞、郭冬生、董世魁、张毓、何玉邦、吴永林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西宁810000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宁810007

展开 >

普氏原羚 粪便糖皮质激素 警戒行为 人为胁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研发计划

315722812016YFC0501906

2023

兽类学报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

兽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4
ISSN:1000-1050
年,卷(期):2023.(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