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邓小平小道》讲述了邓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南昌的生活经历.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该片成功兼顾了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 7 届中加国际电影节最佳传记电影奖等多个奖项.从隐喻美学的角度看,该片展现的"门槛""小道"以及人物形象等影像符号具有深刻的隐喻色彩."门槛"象征邓小平及其家人的"人生之坎","小道"则比喻他们的"人生之路",而邓小平本人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坚忍顽强、不屈不饶等民族精神的化身.这些隐喻符号的设置不仅赋予影片丰富的审美韵味,还有效克服了以往同类题材影视作品过于直白、说教意味过重等问题,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