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华裔导演电影对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以石之予的《包宝宝》与《青春变形记》为例
华裔导演电影对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以石之予的《包宝宝》与《青春变形记》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离不开电影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华裔青年女导演石之予的《包宝宝》和《青春变形记》充满了大量的中华文化符号,让异质文化的受众对中华文化有了直观的认知.石之予导演以动画电影为载体,借助表层的文化符号传递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和深刻内涵,让更多海外受众了解中华文化.这些独特的中华文化符号依托电影媒介得以有效传播,这对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石海霞
展开 >
作者单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关键词:
文化符号
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
电影媒介
出版年:
2024
声屏世界
江西省广播电视学会,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
声屏世界
影响因子:
0.204
ISSN:
1006-3366
年,卷(期):
2024.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