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宋元之际诗学阐释中的"为诗之方"及"习诗取径"探析
宋元之际诗学阐释中的"为诗之方"及"习诗取径"探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宋元之际诗学阐释中,诗论家基于对宋、金余绪的批判,尤其是对宋末晚唐体的批判,厘清了诗歌发展史上诗体的正变,从习诗方法路径上为时人及后世指出了门径。具体说来,以古体为正,以近体为变;以吟咏情性为正,以雕琢模拟为变。于为诗之法,则讲求意先辞后、自然吟咏,反对求新求奇,反对锻炼删改,反对模拟。于习诗路径,则讲究自上而下,祖宗有别。此外,对为诗学诗过程也作了探究,注重创作过程中的心理体验。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薛宝生、刘聪
展开 >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关键词:
宋元之际
晚唐体
诗学阐释学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
江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
21WX22D
ZGW19203
出版年:
2024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211
ISSN:
1672-3600
年,卷(期):
2024.
40
(2)
参考文献量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