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蒲柏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末、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与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多年。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与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下,各时期的蒲柏研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早期的蒲柏研究表现为粗略的介绍与印象式批评。在80年代审美的复归与新批评理论的影响下,该时期的蒲柏研究表现出对文本自足性的高度重视,兼顾文本发生的历史语境。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理论思潮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蒲柏研究的繁荣,研究方法与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尽管中国的蒲柏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蒲柏研究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