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老子》的两行调中与微妙玄通之疏解
《老子》的两行调中与微妙玄通之疏解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对于《老子》而言,天地之道(天之道),有其维持不断运转的力量原理,是透过"两行且调中"的互补互救,成就活动之道的均衡而生生.《老子》要我们保持"宠辱若惊"的两端警觉,也就是不偏执在"近名"和"近刑"的任一极端状态.宠辱若惊,也暗示了一种不住两边的中道调节修养观.《老子》用了九个比拟之辞来形容有道之士"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人格特质与行事风貌.二十章中,"我"与"众人"的对比描述,非常形象地显示出《老子》中的真人特质与俗众品味的"差异性".对《老子》而言,真正最为"天下贵"的珍贵智慧,乃是不住两边的"两行调中"之修养:"既不可"得而亲,"也不可"得而疏;"既不可"得而利,"也不可"得而害;"既不可"得而贵,"也不可"得而贱.这种"两端不住"的否定辩证,不只是消极地不住执于两边,它更要积极地以"调中"来促成两边对话与两行转化.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赖锡三
展开 >
作者单位:
台湾中山大学 文学院,台湾 高雄 80424
关键词:
《老子》
中
两行调中
微妙玄通
守中
天之道
人之道
共生
无限游戏
出版年:
2024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211
ISSN:
1672-3600
年,卷(期):
2024.
4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