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太湖鱼类营养生态位研究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太湖鱼类营养生态位研究

扫码查看
为探究太湖鱼类的营养生态位特征,2019-2020年开展了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调查,运用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椭圆模型解析了鱼类的营养生态位大小及生态位重叠,运用双基线法分析了鱼类的营养级.结果显示,鱼类δ13C值为-27.67‰~-17.92‰,δ15N值为6.02‰~20.31‰.营养生态位大小(SEAc值)为0.14‰2~20.43‰2,其中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生态位最大,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的生态位最小.刀鲚(Coilia na-sus)、陈氏短吻银鱼(Salangichthys tangkahkeii)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SEAc值均较小,表明其可利用的食物源和生境范围较窄,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SEAc值较大,表明其可利用的食物源和生境范围较广.鱼类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为0~70.6%.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与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大(70.6%),其次为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与翘嘴鲌(39.9%),其余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为0~38.9%.刀鲚与其他肉食性鱼类的生态位重叠度较小,表明二者间的食物资源竞争较弱.陈氏短吻银鱼与鲢、鳙在生态位上存在明显的分离,这与陈氏短吻银鱼专食浮游动物有关.鱼类营养级为0.73~3.62,鮠(Leio-cassis sp.)的营养级最高,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营养级最低.研究表明,鱼类营养生态位大小与其摄食的食物种类以及对不同生境的利用程度有关,大部分鱼类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较低,说明其在资源利用上存在较大分离.研究结果可为太湖鱼类食物网分析及渔业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Trophic Niche Analysis of Fish in Taihu Lake Using Stable Isotope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trophic nicheniche overlaptrophic positionfish species in Taihu Lake

刘素群、申明华、刘学勤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 营养级 太湖鱼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8YFC0407200

2023

水生态学杂志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水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04
ISSN:1674-3075
年,卷(期):2023.44(5)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