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岷江上游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

岷江上游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

扫码查看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岷江上游典型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将植被盖度、多样性、复杂性、演替度等反映植被稳定性的数量特征指标结合气候、地形、土壤等外部环境因子建立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源区植物群落中,云杉林、柳灌丛、窄叶鲜卑花灌丛、冷杉林、绣线菊灌丛有较高的稳定性值,沙棘和小果小檗灌丛稳定性值较低;草甸群落中,苔草草甸和白茅草草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值,蒿草草甸和高山草甸稳定性值较低.干旱河谷植物群落中,绣线菊灌丛、瑞香灌丛、小花滇紫草灌丛、小马鞍羊蹄甲一白刺花灌丛、莸灌丛有较高的稳定性值,西南野丁香灌丛、驼绒藜灌丛、川甘亚菊灌丛的稳定性值较低.
Plant Community Stability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冶民生、吴斌、关文彬、马克明、刘国华、张宇清

展开 >

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西宁81000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展开 >

植物群落 群落稳定性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岷江上游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G2000046807

2009

水土保持研究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94
ISSN:1005-3409
年,卷(期):2009.16(1)
  • 2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