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蒙古1981-2010年干湿气候类型和净第一性生产力演变

内蒙古1981-2010年干湿气候类型和净第一性生产力演变

扫码查看
为了更好服务于内蒙古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地区大气候背景的演变过程.运用徐文铎湿润指数划分了内蒙古地区的干湿气候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0年内蒙古半干旱区、干旱区十极干旱区面积、亚湿润区十湿润区面积分别为343 090,388 035,411 819 km2;2001-2010年半干旱区十干旱区十极干旱区面积是20世纪90年代面积的1.3倍;半湿润区十湿润区面积减少了0.5倍,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下降.干湿气候类型与历年降水量分布图对比显示,干旱区和极干旱区面积与200mm降水量分布线对应;湿润区在东北地区与400 mm分布线接近;分布最广的半干旱区受温度和降水综合影响较多,与雨量带分布无明显关系.1981-2010年,温度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下降趋势属正常气候波动.地区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930 0,而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只有-0.270 0.年代际NPP在2001-2010年下降明显,从西北到东南阶梯式降低,受影响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西部的典型草原和温性草甸草原,赤峰市和通辽市也下降明显;总趋势是东部区下降明显,西部区波动变化,整体下降明显.
Climate Type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Evolution Process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1981-2010

代海燕、都瓦拉、王晓江、李丹、苏东玉

展开 >

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呼和浩特010051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10

内蒙古气象台,呼和浩特010051

内蒙古 气候变化 湿度指数 气候类型 净第一性生产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科技创新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41461102201304206nmqxjcx2014162016MS0376

2018

水土保持研究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94
ISSN:1005-3409
年,卷(期):2018.25(4)
  •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