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改进生态足迹因子的长株潭地区可持续发展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因子的长株潭地区可持续发展

扫码查看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应用改进的生态足迹因子对长株潭地区2002-2014年的生态足迹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构建灰色GM(1,1)模型进行了预测。结果 表明:长株潭地区生态足迹由期初的2 120。50万hm2逐年增加到期末的3 181。29万hm2,同期可利用生态承载力由488。02万hm2逐年增加到493。15万hm2,生态赤字由-1 632。48万hm2逐年持续增加到-2 688。14万hm2;2002-2014年长株潭地区的万元GDP生态足迹和生态适度人口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生态足迹利用效率呈现逐渐快速上升的趋势,生态可持续指数呈前期下降,后期平稳波动趋势;同时根据预测得到2026年人均生态赤字将上升到-2。340 6 hm2。呼吁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ng-Zhu-Tan Region Based on Improved Ecological Footprint Factors

郭荣中、申海建、杨敏华

展开 >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长沙410004

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长沙410004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

生态足迹 均衡因子 产量因子 可持续发展 长株潭地区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

2019JJ7001318C1801XSP19YBC297

2019

水土保持研究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94
ISSN:1005-3409
年,卷(期):2019.26(5)
  • 7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