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近10年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近10年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扫码查看
通过探究近10年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了解该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为评估社会经济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6年、2011年、2016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利用GIS,RS技术手段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定性分析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力.结果 表明:(1) 2006-2016年,巴音河流域耕地、裸地、盐碱地面积分别减少0.56%,2.8%,5.32%,水域、居民地、林地、草地面积分别上升1.43%,6.24%,0.09%,3.11%;(2)2006-2011年84.14 km2的耕地转化为裸地及草地.2011-2016年,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增长12.83 km2,主要来源于裸地及草地,草地转林地的面积是林地转草地面积的2.2倍;(3) 2006-2016年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处于合理开发状态,2011年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变化量仅为1.58,土地压力得以缓解;(4)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转变主要受人口增长、地区产业结构改变及政府政策强制性实施等因素的影响.近10年来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交替扩张和缩减的过程,但土地均处于合理开发利用状态,社会经济活动作为主要驱动力极大地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Land Use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Bayin River Basin in the Past 10 Years

段红腾、吴发启、杨一凡、李陶陶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土地资源利用 遥感影像 驱动力 巴音河流域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017YFC0403600

2020

水土保持研究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94
ISSN:1005-3409
年,卷(期):2020.27(2)
  • 24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