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效应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效应

扫码查看
为了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小流域不同类型植被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以地处黄河中游内蒙古段的圪坨店小流域为研究区,建立6个投影面积为5 m×20 m的径流监测小区,基于野外径流小区定位监测和降雨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份降水特征和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油松、沙棘、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对产流产沙的影响,并设置裸地径流小区作为对照,采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系数和单位面积侵蚀量与裸地的比值表征减流减沙效益.结果表明:研究时段(2014-2017年)内,降水集中分布在6-9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差异显著(p<0.05),径流量最小的是油松林地,为(4.55±3.25)L;径流量最大的是裸地,为(412.73±97.09)L.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具体表现为:裸地>农田(玉米)>天然草地(针茅)>人工草地(苜蓿)>沙棘>油松林.泥沙量观测结果与径流量类似,最小的是油松林,为(0.8±0.38)g/L;最大的是裸地,为(87.36±15.37)g/L.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系数和侵蚀模数差异显著(p<0.05),其中,农田径流系数最高,为12.26%±1.27%,油松林径流系数最低,为0.09%±0.06%,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系数具体表现为:农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沙棘>油松林地.同样的,油松侵蚀模数最低,是(0.002±0.001)kg/(m2·a),农田侵蚀模数最高,为(1.49±0.71)kg/(m2·a).观测时段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侵蚀模数与径流系数表现一致.综上所述,植被恢复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不同植被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油松>沙棘>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中游内蒙古段植被恢复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in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Hilly and Gu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朱锐鹏、刘殿君、张世豪、高志强、左启林、赵炯昌、王百群、于洋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83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51

准格尔旗水务局,内蒙古准格尔旗017100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712100

展开 >

坡面径流 黄土高原 植被类型 减流效益 减沙效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技重大专项

42177310213-03-10-303002-NSK2017-M2

2022

水土保持研究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94
ISSN:1005-3409
年,卷(期):2022.29(4)
  • 10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