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口底栖动物功能群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长江口底栖动物功能群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扫码查看
用功能群方法对长江口南岸潮滩底栖动物与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底栖动物的取食类型、运动能力和摄食机制进行了功能群的划分.共鉴别出55种底栖动物,并将其划分为15种功能群类型,均表现出沿长江口南岸河口梯度的逐渐变化的分布格局.底栖动物物种数和功能群类型数主要表现出与河口盐度梯度呈正相关的动物地理分布格局.沿着河口梯度,不同的采样断面,优势功能群不同.在河口下游,功能群类型多样化,各种食性类型、不同运动能力及各种摄食机制的功能群皆有;而生境较单一的河口上游和受污染较严重的断面,功能群类型较少.沿着河口梯度,最显著的变化是固着生活和以触手摄食的功能群的迅速消失.底栖动物功能群多样性是对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质量的综合反映.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Variation in the Functional Groups of Zoobentho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袁兴中、陆健健、刘红

展开 >

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重庆,400044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底栖动物 功能群 分布格局 河口梯度 长江口

教育部重点项目重庆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K0210

2002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02.22(12)
  • 6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