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的克隆内分工

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的克隆内分工

扫码查看
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野草莓(Fragaria vesca)和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为对象,研究它们在高光照低养分斑块和低光照高养分斑块组成的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分工.结果显示,与资源的空间同质性处理(Ⅰ)和(Ⅱ)相比,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处理(Ⅲ)和(Ⅳ )中野草莓和过落黄的近端、远端和整个克隆片段的生物量和分株数均获得显著增加.生长在低光高养条件下的远端分株,若与高光低养的近端分株相连,相比连接到低光高养的近端分株,它们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下部分;生长在高光低养条件下的远端分株,若与低光高养的近端分株相连,相比连接到高光低养的近端分株,它们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上部分;生长在高光低养条件下的近端分株,若与低光高养的远端分株相连,相比连接到高光低养的远端分株,它们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上部分.实验结果表明,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野草莓和过路黄均发生了克隆内分工.通过克隆内分工,克隆植物能有效的利用异质性分布的资源,缓解资源交互斑块性分布对克隆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Intraclonal spatial division of labour in two stoloniferous plants with different branching type in response to reciprocal patchiness of resources

陈劲松、董鸣、于丹、刘庆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

克隆植物 野草莓 过路黄 资源交互斑块性 克隆内分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G20000468043982510630070138

2004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04.24(5)
  • 2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