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扫码查看
综合运用大熊猫生物学与行为生态学研究成果、遥感数据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系统研究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分布、生境质量与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明确岷山地区保护大熊猫的关键区域,分析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对策,以期为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及其与岷山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协调提供依据.遥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岷山地区以森林为主,各类森林面积1 917 903.44hm2,占55.42%,将与大熊猫生境密切相关的森林植被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等,其中亚高山针叶林面积538 049.64 hm2,占全部森林的占28.05%,落叶阔叶林面积461 355.67 hm2,占24.06%,针阔混交林面积403 036.26 hm2,占21.01%.结果表明岷山地区有大熊猫潜在生境1 323 789.15 hm2,由于森林资源利用、交通、农业活动影响、居民薪柴砍伐,以及生境破碎化与生境隔离等导致的生境丧失553 413.45 hm2,目前尚存的大熊猫适宜生境770 375.7 hm2,由于交通等隔离而成为至少5个相互分隔的生境单元,大熊猫种群交流受到严重阻碍.为了有效地保护岷山大熊猫,首先应充分注意到各种人类活动,尤其交通的建设对大熊猫生境的影响;其次要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使大熊猫生境集中分布区得到严格的保护;三是将被隔离的生境单元连接起来,使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成为相互连接地整体.
An assessment of giant panda habitat in Minshan, Sichuan, China

肖燚、欧阳志云、朱春全、赵景柱、何国金、王效科

展开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100000

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京,100086

大熊猫 生境评价 岷山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基金

G200004680740321101

2004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04.24(7)
  • 6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