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林木非同化器官CO2通量的测定方法及对结果的影响
林木非同化器官CO2通量的测定方法及对结果的影响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林木非同化器官的气体交换特性是研究森林CO2通量过程中的一个必须考虑的因子,但是目前对于如何测定并没有标准方法.综述研究根系呼吸的6类10种方法、研究树干和树枝呼吸的2类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收集前人研究结果(65个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比例的数据,59个美国黄松(Pinus ponderosa)树干呼吸数据) 对不同研究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评述.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在5%~90% 之间,而近60%的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呼吸中根呼吸所占比例为40%~70%.不同研究方法测定的根系呼吸结果不同,其中,使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的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最低(40%),而根系排除法和树干环剥法测定结果最高,较同位素标记法(人工同位素标记法和天然同位素丰度法)的测定结果高33%,较根系分离法的测定结果高7%,表明根系排除法和树干环剥法对根际环境的扰动破坏可能导致估计偏高,而根系分离法中根系死亡导致呼吸速率降低和根系受伤导致呼吸增加之间的补偿作用,仅仅使测定结果稍微偏高.对树干呼吸的统计结果显示,当以树干表面积为基准时,离体测定结果较活体测定结果平均高74%(p=0.013);而当用边材体积为基准时,离体测定结果平均比活体测定结果高出56倍,但也有部分结果差异不显著.说明离体测定的结果往往导致结果偏高,尚需要更深入实验对此进行检验.因此,不同研究方法对于林木非同化器官CO2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当使用不同方法对比研究时需要对这一点充分考虑.
外文标题: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2 flux from non-photosynthetic organs of tre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result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文杰
展开 >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关键词:
CO2通量
林木非同化器官
根系呼吸
树干呼吸
测定方法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30300271
出版年:
2004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
CSCD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2.191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4.
24
(9)
被引量
29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