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胡杨种子散布的时空分布格局

胡杨种子散布的时空分布格局

扫码查看
以额济纳胡杨为研究对象,对种子雨的散布时间、强度、散布距离以及种子雨和空气湿度、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胡杨种子雨可以分为初始期、高峰期和消退期3个阶段,大部分的种子集中在高峰期落下.种子的散布主要受湿度和风的影响.湿度对种子雨的强度起主要作用,在一天之中,种子在湿度较低的中午和下午集中散落.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种子雨强度和相对湿度进行分析后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种子的散播距离进行研究后发现,大部分种子落在母树附近,少部分种子能够进行长距离传播.风对种子的传播的方向和距离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方向上的种子传播距离和强度相差很大.在顺风方向上,种子的传播距离最远,所有的长距离传播现象几乎都发生在这一方向上;而在主风向的垂直方向和逆风方向上,种子的散布距离较小,很少有种子能够进行长距离传播.对风的观测表明中午后和下午初的风力较强,而此时种子雨强度又最大,有利风力条件和高种子雨强度出现的同步性可能是促进胡杨种子进行长距离传播最有效的生物控制机制.由于胡杨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时间非常短暂,所以研究中不同胡杨母树林间种子散播时间的差异可能是胡杨种群内部为适应不同洪水期所表现出的风险分摊机制所造成的.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seed dispersal in Populus euphratica

胡杨 种子扩散 时空分布格局 生物控制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471369

2005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05.25(8)
  • 4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