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鼎湖山不同自然植被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

鼎湖山不同自然植被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structure of soil fauna community in different natural vegetations of Dinghushan

扫码查看
2001年10月~2002年8月采用大型改良干漏斗和手拣法对鼎湖山鼎湖山南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河岸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沟谷常绿阔叶林和灌木草丛6种自然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蜱螨目(Acarina)和弹尾目(Collembo1a)为6种自然植被常年优势类群,缨翅目(Thysan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和双翅目(Diptera)幼虫则为常年常见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类群和个体数量的消长规律分别是:10月=6月=8月>4月>2月=12月和4月>10月>6月>8月>2月>12月.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总数依次为南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河岸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沟谷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草丛;不同月份、不同植被类型以及不同月份和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具有较大变化,组成差异极显著(F=5.63,α=0.0001;F=11.08,α=0.0001;F=2.97,α=0.0001),不同类群之间个体数量差异极显著(F=102.38,α=0.0001),但月份间类群数差异不显著(F=0.50,α>0.05).多样性分析表明,类群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除南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12月最高外,其它则2月最高,优势度指数则相反;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大,针阔混交林则最小.

林英华、张夫道、张俊清、欧阳学军、莫定生、周国逸

展开 >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士壤肥料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中国科学院鼎湖山生态定位站,广东,肇庆,526070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时空变化 自然植被 鼎湖山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试验站基金

2000-177

2005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05.25(10)
  • 56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