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铝浸种对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

铝浸种对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

扫码查看
对2个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品种(小白花叶和溪荞5号)在铝浸种后萌发特性和幼苗的生理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1000mg·L-1的铝浸种处理对2个荞麦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不明显,低浓度铝(≤100mg·L-1)处理可降低荞麦种子细胞膜透性,减少细胞内营养物质的外渗,促进种子的萌发.5000mg·L-1的铝处理降低了荞麦的发芽指数.种子萌发后,铝对荞麦根的伸长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铝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大.10~1000mg·L-1的铝浸种处理对荞麦叶片内MDA含量影响较小,但高浓度的铝处理(5000mg·L-1)明显增加了MDA的含量;POD、SS、Pro随着铝浓度增加都有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不同品种叶片内CAT活性变化趋势不同,小白花叶内CAT活性对铝的敏感性大于溪荞5号.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养麦种子和幼苗对环境中的铝都有较强的耐受性,在铝胁迫下,荞麦可以通过升高POD活性以及增加SS和Pro含量来缓解铝毒害,不同荞麦的基因型对铝毒害的反应有一定的差异性.
Effect of seed soaking with aluminum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physiology of buckwheat

李朝苏、刘鹏、徐根娣、张文君、陈微微、王保义

展开 >

浙江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室,浙江,金华,321004

荞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540056405135303461

2006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06.26(6)
  • 3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