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短葶飞蓬自然种群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短葶飞蓬具头状花序,由外围舌状花及中央的管状花构成.种群花期一般为4~7月份,一个花序的花期约为19~25d.管状花单花花期一般为7~10d,聚药雄蕊,先熟,药室内向开裂,成熟的花粉散于花药筒中.花开后花柱快速伸长,导致雄蕊伸出花冠,同时将药筒中的花粉粒"推"出药筒,形成花冠、药筒、柱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花序中不断有小花开放,同一花序内的小花间具相互传粉的机会.杂交指数≥4,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异交,部分自亲和,需要传粉者.P/O值约为1373,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兼性异交.套袋实验证明短葶飞蓬异花授粉,虫媒,蜂、蝶为主要传粉者.在自然状况下,短葶飞蓬结实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花粉竞争.此外,短葶飞蓬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植株,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材料.
外文标题:
Floral syndrome and breeding system of Erigeron breviscapu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鹂、党承林
展开 >
作者单位:
湖南吉首大学生物系,湖南,吉首,416000
云南大学生态所,云南,昆明,650091
关键词:
短葶飞蓬
开花特征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繁育系统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30360009
出版年:
2007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
CSCD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2.191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7.
27
(2)
被引量
30
参考文献量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