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浓度氨氮对轮叶黑藻的生理影响

不同浓度氨氮对轮叶黑藻的生理影响

扫码查看
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0.5、1、2、4、8、16 mg/L)的氨氮(NH+4-N)对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生理生化影响,测定了黑藻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氨酰氨合成酶(GS)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氨氮(0.5、1、2 mg/L)对轮叶黑藻的生长稍有促进作用,但培养液中氨氮浓度超过4mg/L时,黑藻的相对生长率(R)明显下降,当浓度达到16mg/L时,黑藻在20多天内全部死亡.在低浓度氨氮条件下,黑藻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氨氮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当培养液中氨氮浓度超过4mg/L时,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第24、32、40天取样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低浓度氨氮处理组(0.5、1、2 mg/L)的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又上升,而对照组的蛋白质含量一直在上升,高浓度氨氮处理组(8、16mg/L)的蛋白质含量则呈明显下降趋势.POD、SOD和GS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高浓度氨氮条件下增加显著,并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格局,在第16天或第24天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提示在富营养化条件下氨氮浓度的升高将影响其生理功能,过高浓度的氨氮对轮叶黑藻是一种逆境胁迫,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轮叶黑藻对氨氮浓度变化虽有一定耐性,但耐性会随时间延长而变弱.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mmonia-nitrogen concentrations on Hydrilla verticillata

颜昌宙、曾阿妍、金相灿、赵景柱、许秋瑾、王兴民

展开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春,130012

氨氮 黑藻 生理影响 胁迫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CB41230770325002

2007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07.27(3)
  • 1
  • 7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