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区掘穴蚁(Formica cunicularia)的生态功能

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区掘穴蚁(Formica cunicularia)的生态功能

扫码查看
掘穴蚁(Formica cunicularia)营筑丘活动,并通过营巢活动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是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营巢的优势蚁类.在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区调查了掘穴蚁对不同固沙年代和不同地形人工固沙区土壤的影响;研究了掘穴蚁的营巢活动对土壤水分、理化性质和种子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沙年代的延长,掘穴蚁的筑丘活动加强;掘穴蚁筑丘活动对地形的选择顺序依次分别为:丘间低地>迎风坡>丘顶>背风坡;与邻近土壤相比,蚁丘的土壤含水量升高,土壤容重(0~10crm深)、有机质、电导率、全氮、全磷、全钾、可溶性氮、可溶性磷和可溶性钾在蚁丘富集;土壤容重(10~20 cm深)和pH值下降;蚁丘对土壤种子库有明显影响(p<0.01),种子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取样点间的大小顺序为:苔藓结皮上的蚁丘>苔藓结皮>地衣结皮上的蚁丘>地衣结皮.在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区,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土壤环境的提高,导致掘穴蚁大量定居,它的筑巢对土壤具有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作用导致土壤异质性增强,改善了土壤环境的状况,加速了土壤和植被的演变.
Study on the eco-functions of Formica cunicularia (Hymenoptera: Formicidae)in a revegetated area on the southeast fringe of Tengger Desert, North China

陈应武、李新荣、苏延桂、窦彩虹、贾晓红、张志山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研究与试验站,兰州,730000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洛阳,471003

掘穴蚁 生物干扰 土壤特性 土壤种子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资助项目

40671011404710064050100440401004

2007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07.27(4)
  • 27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