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松嫩草原中度退化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

松嫩草原中度退化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

扫码查看
2005年5月~10月对松嫩草原中度退化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样地进行土壤线虫调查,淘洗-过筛-蔗糖离心法提取土壤线虫,应用类群属数、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功能类群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中度退化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间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差异.研究共捕获线虫13 713条,分别隶属于线虫动物门2纲7目24科40属,个体密度平均113条/100g干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方式间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围栏封育和种植苜蓿均能明显改善中度退化草地土壤线虫群落环境,但围栏封育较种植苜蓿更能显著提高土壤线虫的个体密度和群落多样性.土壤线虫个体密度垂直分布,围栏封育样地线虫表聚性最明显,种植苜蓿样地表聚性次之,过度放牧样地表聚性最差,其夏季和秋季土壤线虫向土壤下层移动明显.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功能类群指数能够指示中度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方式间的差异,其中∑MI指数和PPI指数对于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线虫群落变化反映最敏感,根据功能类群指数统计,与围栏封育相比,种植苜蓿和过度放牧显著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中r-和k-选择植物寄生线虫的比例.对于松嫩草原中度退化草地,选择围栏封育方式可能更利于草地土壤线虫群落的恢复与重建.
Changes among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 relation to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actices in the moderate degraded grasslands of Sonanen

吴东辉、尹文英、卜照义

展开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200032

Department of Entomology,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OH 43210,USA

土壤线虫 中度退化 植被恢复 松嫩草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KZCX3-SW-3564CX10520060390643

2008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08.28(1)
  • 44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