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年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开展模拟氮沉降试验,分N0(对照)、N1、N2、N3等4种处理,N沉降量依次为0、60、120、240 kg N hm-2 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2 a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经N0、N1、N2、N3处理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平均含量分别为46。47%、46。35%、46。79%、46。6%,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随着分解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氮沉降明显增加了凋落物中的N含量,且随着沉降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凋落物C的分解系数依次为0。739、0。744、0。936、0。708,周转期为4。26 a、4。26 a、3。46 a、4。41 a;而N的分解系数分别为0。458、0。543、0。776、0。565,周转期为6。26 a、5。44 a、3。91 a、5。20 a。N1处理表现出促进N释放的作用,但对C释放影响不明显;N2处理促进了凋落物C、N元素的释放,而N3处理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氮沉降处理也明显降低了凋落物的C/N比,N1、N2、N3处理使C/N比分别比N0下降8。59%、14。20%和17。54%。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of decomposing foliar litter in a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exposed to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