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海湖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夏秋季活动区研究

青海湖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夏秋季活动区研究

扫码查看
2006年4~9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青海湖重要繁殖水鸟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在不同繁殖阶段的活动性,以及与人和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6只棕头鸥个体的遥测结果表明,繁殖初期棕头鸥的活动区较大,进入繁殖中期,活动区明显变小;随后繁殖后期的活动区面积有所增加,到了迁徙前期,活动区面积已接近繁殖初期.不同阶段活动区核心面积(50%Fixed Kernel)与活动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繁殖初期、中期、后期和迁徙前期活动区面积分别为(15.48 km2±4.54 km2)、(1.61 km2±0.41 km2)、(3.53 km2±2.63 km2)和(11.61 km2±9.36 km2).棕头鸥在不同繁殖阶段的日活动区大小有显著差异.繁殖初期,棕头鸥经常活动于鸬鹚岛、蛋岛和布哈河口,它们都是棕头鸥较好的取食地,鸬鹚岛和蛋岛由于有许多游客投喂食物;在繁殖中期,棕头鸥进入孵化阶段,活动区较繁殖前期明显缩小.由于湟鱼返回布哈河口一带产卵繁殖,棕头鸥经常聚集在此地取食;在繁殖后期,棕头鸥需要寻找大量的食物进行育雏,因此活动范围再度扩大;进入迁徙前期,幼鸟已经长大并学会飞翔,其活动区进一步扩大,与繁殖初期较为接近.
The studies on home range of breeding Brown-headed Gull (Larus brunnicephalus) in spring and autumn at Qinghai Lake, China

张国钢、刘冬平、江红星、单凯、侯韵秋、戴铭、楚国忠

展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黄河三角洲国际级自然保护区,东营,山东,257000

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 活动区 Fixed kernel 青海湖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2004BA519A63

2008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08.28(6)
  • 6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