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灌浆期高温对水稻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2个籼稻品种:温度钝感型品种K30和温度敏感型品种R21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控温,在水稻灌浆期设置高温(日均温度34.9℃)和适温(日均温度28.0℃)处理,测定不同灌浆时期(5,10,15,20,25d和30d)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及稻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增强了 K30的光合能力,K30高温处理净光合速率(Pn)在整个灌浆期都明显高于对照;R21在灌浆前期(5、10d和15d)高温处理与适温处理Pn差异不明显,在灌浆后期(20、25d和30d)高温处理Pn下降.高温增加了K30叶片和籽粒脱落酸(ABA)含量;而R21高温处理和适温处理叶片与籽粒ABA含量的对比不明显.高温处理对两个水稻品种叶片和籽粒赤霉素(GA3)与生长素(IAA)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影响.高温胁迫降低稻米品质,但K30比R21表现出更强的温度钝感特性.
Effects of high temperature on 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phytohormones and grain quality during filling-periods in rice

滕中华、智丽、吕俊、宗学凤、王三根、何光华

展开 >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6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6

高温胁迫 水稻 光合特性 内源激素 稻米品质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庆市水稻玉米良种创新重大专项项目重庆市水稻玉米良种创新重大专项项目重庆市水稻玉米良种创新重大专项项目西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2009BA1006CSTC2007AB10332007AA1019SWU110002

2010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10.30(23)
  • 44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