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山森林植物功能性状与碳库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天山森林植物功能性状与碳库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扫码查看
植物功能性状是能够将植物个体特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结合起来的良好载体,但关于在环境梯度上如何通过植物功能性状的连续变化来构建群落、以及植物功能性状如何反映生态系统功能等问题尚有较多疑问.为探讨天山森林植物功能性状与其碳库在海拔梯度上的联系,分析了14个群落尺度上的植物功能性状指标和各组分碳密度沿海拔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受海拔梯度上环境因子的影响,群落尺度上植物功能性状和碳密度的垂直分布并不一致:随海拔升高,叶片碳氮比(C/N)逐渐上升,叶片碳含量(Cleaf)、比根长(SRL)和植株高度(H)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Chl)、细根磷含量(Proot)、叶片氮磷比(N/P)逐渐下降,细根碳含量(Croot)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细根氮含量(Nroot)先下降后又有所回升,叶片氮含量(Nleaf)、木质素含量(LLC)、叶干物质含量(LDMC)、细根干物质含量(RDMC)在各海拔段间无显著差异;(2)比根长(SRL)和植株高度(H)通过影响资源的获取和利用,C与P通过对养分的限制和在器官中的分配,从而影响植被光合作用,与天山森林碳密度显著相关;高木质素含量(LLC)导致植物残体分解速率变慢而与土壤碳密度(SCD)和群落总碳密度(TC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海拔升高,植被碳密度(VCD)先升后降,土壤碳密度(SCD)和总碳密度(TCD)逐渐升高.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和森林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还需在大尺度上进一步验证.
The variations i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forest carbon content with altitudinal gradients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孙雪娇、常顺利、张毓涛、李吉玫

展开 >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46

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63

植物功能性状 碳密度 海拔梯度 天山 云杉森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17年新疆林业科技项目

U15031872015BAD07B03-03XJGRI2017021

2018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18.38(14)
  • 15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