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河湾城市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及驱动因子

金河湾城市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及驱动因子

扫码查看
于2015年春(5月)、夏(8月)、秋(10月)三季,在金河湾湿地4类水体共设置12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及与水环境变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376个种,隶属于8门10纲19目19科101属.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主要以硅藻门(39.62%)和绿藻门(35.64%)为主,其次裸藻门(10.11%)和蓝藻门(9.84%)的藻类所占比例较高,甲藻门、隐藻门、金藻门和黄藻门所占比例较低.调查期间金河湾湿地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整体上呈现夏季>秋季>春季的规律.春、夏、秋三季共划分20个不同的功能类群,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和单因子交叉相似性检验(One-wayANOSIM)表明:代表性功能类群在季节间演替明显(P<0.05),群落构成差异显著(P<0.01).SIMPER分析指出,S2/H1/B/D/Lo/X1/MP是引起金河湾湿地各季节之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贡献类群.通过代表性功能类群和10个水环境变量的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索环境变量与功能类群演替的关系.经分析,总氮(TN)是驱动金河湾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的主要环境变量,电导率(SpCond)、pH与功能类群演替密切相关.
Study on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 succession and driving parameters in the Jinhewan Urban Wetland

范小晨、代存芳、陆欣鑫、范亚文

展开 >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25

金河湾湿地 浮游植物 功能类群 演替 驱动因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1470308

2018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18.38(16)
  • 20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