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寒湿地和草甸退化及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高寒湿地和草甸退化及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研究高寒湿地、草甸的退化及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影响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利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分析了甘肃玛曲地区5类(湿地、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退化草甸、人工恢复草甸)14个退化与恢复样地的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从湿地到沙化草地的逐渐退化过程中,草甸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主要是由于在湿地干化过程中,微生物活性逐渐升高,沼泽草甸土壤微生物活性最高;随着草甸不断退化,微生物活性逐渐降低,沙化草地最低;而人工补播恢复使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所增加,表明退化对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造成显著影响,人工恢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聚合物类(吐温40、吐温80、环状糊精、肝糖)、氨基酸类及碳水化合物类是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的碳氮比、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容重、氮磷比、pH及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键因子.因此,可用土壤碳代谢功能多样性变化评价高寒湿地及草甸的退化和恢复及其变化程度.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arbon metabolism with the degrad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alpine wetlands and meadows

李飞、刘振恒、贾甜华、李珊珊、白彦福、郭灿灿、王惟惟、孔猛、张涛、Awais Iqbal、周华坤、贾宇、尚占环

展开 >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甘肃省玛曲县畜牧林业局草原站,玛曲747300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730070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8

展开 >

退化草甸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 Eco微平板法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创新平台建设专项

2016YFC0501906-2416715082017-ZJ-Y20

2018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18.38(17)
  • 28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