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西地区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山地森林树木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结构比较

广西地区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山地森林树木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结构比较

扫码查看
以广西地区植被调查集资料总共365个群落样方(样方面积在300-1000 m2,50%左右为400 m2)为基础,将样方分为海拔≤1000m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三类生境,探讨这3种生境森林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差异及其与年均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含有4种以上的科比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多24科,比喀斯特森林多18科,其中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杜鹃花科等都是两种非喀斯特森林生境的重要组成科;大戟科为喀斯特森林含有种数最多的科,其中出现在非喀斯特森林的山茶科和杜鹃花科等没有在喀斯特森林出现。森林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指数与年均温不相关或相关不强;海拔≤1000 m的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的Gleason物种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海拔> 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的Gleason指数比另外两种生境显著高。海拔≤1000m非喀斯特森林系统发育多样性PD指数比中山地带的非喀斯特生境的森林高。喀斯特森林和海拔>1000 m非喀斯特的绝大部分样地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大部分样地都表现出系统发育结构聚集,推测生境过滤在广西地区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群落构建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喀斯特和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两种生境森林群落发生系统发育发散的比例都比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低,揭示生境过滤在这两个生境更为明显。
Comparison of the species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structure of tree communities in karst and non-karst mountains in Guangxi

曾文豪、石慰、唐一思、郑维艳、曹坤芳

展开 >

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4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4

喀斯特 非喀斯特 物种多样性 群落构建 系统发育结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西“八桂学者”人才项目

2016YFC0502101-04桂科AB163802542016A32

2018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18.38(24)
  • 11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