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胁迫梯度假说和互惠理论的海三棱藨草种群恢复技术

基于胁迫梯度假说和互惠理论的海三棱藨草种群恢复技术

扫码查看
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已成为阻止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生态服务的关键措施.以长江口原生盐沼植物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为研究对象,选取崇明东滩新生滩涂湿地为研究区域,通过沿潮滩高程梯度的海三棱藨草植株斑块的移植实验,探究胁迫梯度假说和互惠理论(即种内的正相互作用)对长江口海三棱藨草种群恢复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显示:(1)在一定的胁迫梯度范围内(潮滩高程2.0 m以上),增大种植斑块可以促进海三棱藨草的种内正相互作用,显著提高种植斑块的存活率和植株密度(P<0.05);(2)潮滩水文动力沉积条件与潮滩高程梯度密切相关(P<0.05),水文动力沉积作用对海三棱藨草定居和生长的胁迫随高程梯度下降而增强.潮滩高程2.0 m以下处强烈的水文动力条件干扰限制了生物-物理因素的正反馈作用.滨海湿地盐沼植被修复工作的成功率可以通过改进种植方式,增强种内的正相互作用得到极大的提高.研究可为开展大规模滨海湿地盐沼植被修复工程和提高生态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The stress-gradient hypothesis and facilitation theory-based restoration technique for Scirpus mariqueter population

陈雅慧、袁琳、曹浩冰、王恒、赵志远、牛文蕾、张利权

展开 >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上海200062

滨海湿地 生态修复 海三棱藨草 互惠理论 水文动力条件 生物-物理相互作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

2016YFC12011002017YFC05060024187609317DZ120190218DZ1204802

2019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19.39(12)
  • 1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