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藏北高原牧区人工草地建设布局的适宜性分析

藏北高原牧区人工草地建设布局的适宜性分析

扫码查看
人工草地是缓解天然草地退化和提升草地生产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需注重区域布局、种植区划、经营管理等战略问题,尤其是在高寒牧区建立人工草地,目前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为此,选取藏北高原高寒牧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地形和土地利用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从可利用土地资源角度考虑,通过分析藏北现有人工草地建设的立地条件,识别出区域适宜人工草地建设的潜在分布区,并与现有人工草地分布位置及其面积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以期为区域未来人工草地建设布局提供科学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约束因子的限制下,藏北满足人工草地建设条件的适宜区域极其有限,难以发展大面积的人工草地建设工程.水热条件和海拔是限制区域人工草地建设的主要地理因素,尤其是那曲地区,绝大部分区域无法满足人工牧草生长活动的积温需求.因此,区域牧草种植规划中需重点考虑牧草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另一方面,在藏北高寒牧区建立人工草地必须慎重,今后人工草地种植规划还需要加强牧草的抗寒性和抗旱性研究,在人工草地的管理方面要特别关注已建人工草地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防止出现草地退化和沙化等问题.
Suitability analysis for sown pasture planning in an alpine rangeland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段呈、石培礼、张宪洲、宗宁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藏北高原 高寒牧区 人工草地布局 适宜性分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

2016YFC05020012016YFC0501803417030792015

2019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19.39(15)
  • 23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