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陕北黄土区不同林地土壤干燥化效应

陕北黄土区不同林地土壤干燥化效应

扫码查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加剧了区域土壤水分亏缺与土壤干燥化程度,同时制约着植被构建.选取陕西省吴起县金佛坪流域山杏、油松、刺槐、小叶杨和沙棘5种植被类型,对照荒草地.采用人工土钻法取样,分析不同植被类型0---10 m的土壤湿度特征和土壤干燥化效应.结果 表明:各植被类型浅层和深层土壤水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与荒草地相比,各类林地均出现土壤水分过度消耗,其中刺槐林过耗量最大,山杏林最小;各林地均出现土壤干层,其中刺槐林、小叶杨林和山杏林土壤干层都已达到10 m以下,植被是深层土壤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5类林地的土壤干燥化指数平均值39.26%,都远高于荒草地-9.57%.土壤干燥化强度为小叶杨(80.19%)>刺槐(78.03%)>沙棘(55.38%)>山杏(37.94%)>油松(32.34%),这是树种、林木大小和密度、林分生物量、树龄等生长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今后植被恢复中,应注意根据当地土壤水分条件,合理选择节水树种和合理设计林分结构,尽量避免或减轻土壤干化,维持较高的植被稳定性.
Soil desiccation effects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Loess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苟清平、朱清科、李依璇、申明爽、刘昱言、梅雪梅、王瑜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陕西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75

陕北黄土区 人工林地 土壤湿度 土壤干层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2016YFC050170502THRD007

2019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19.39(19)
  • 1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