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有机质的活性部分,是反映土壤质量和碳氮循环机制的重要指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疏勒河源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mg/kg)和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mg/kg)的不同季节(春、夏、秋、冬)和土层(0-10、10-20、20-30、30-40、40-50 cm)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1)不同土层SMBC均表现为春季开始逐渐升高、夏季达到最大值、秋季逐渐降低、冬季值最小,而SMBN春季开始逐渐降低、夏季值最小、秋季逐渐升高、冬季达到最大值.(2) SMBC、SMBN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0-10 cm层SMBC、SMBN显著高于40-50 cm层,且SMBC、SMBN0-10cm层的季节变幅显著大于40-50 cm层.(3)0-50 cm土层SMBC/SMBN表现为春季开始逐渐升高、夏季达到最大值、秋季逐渐降低、冬季值最小,其季节变化范围为8.77-23.59,处于较高水平.(4)SMBC、SMBN、SMBC/SMBN的季节和土层变化主要受植被地下生物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5)各土层SMBC/SOC均表现为春季开始逐渐升高、夏季达到最大值、秋季逐渐降低、冬季值最小,而SMBN/TN春季开始逐渐降低、夏季值最小、秋季逐渐升高、冬季达到最大值.除夏季土层间无显著差异外,SMBC/SOC与SMBN/TN均表现为0-10 cm层显著高于40-50 cm层.(6) 0-50 cm土层SMBC/SOC夏秋季显著高于冬春季且其季节变化范围为0.58%-1.18%,而SMBN/TN秋冬季显著高于夏季且其季节变化范围为0.39%-0.72%.综上,季节变化和剖面深度均对SMBC、SMBN产生显著影响且0-10 cm土层对SMBC、SMBN的累积能力最强.
Variation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in alpine meadow of the Shule River headwater region

刘放、吴明辉、魏培洁、贾映兰、陈生云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疏勒河源冰冻圈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研究站,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院,西宁 810008

高寒草甸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季节变化 土层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项目

4169014241871064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2020-SF-146

2020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0.40(18)
  • 7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