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沙化阶段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与表土环境因子的关系

不同沙化阶段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与表土环境因子的关系

扫码查看
沙漠化是玛曲高寒草甸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明晰区域内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与表土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为玛曲高寒草甸沙漠化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参考.鉴于此,研究应用方差分析与典范对应分析,厘清了潜在、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阶段植物的组成格局与变化规律,并对其与表土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1)伴随沙漠化的发展,表土水分与电导率呈逐步降低的趋势,下降幅度显著(P<0.05);温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规律,其中轻度沙化阶段最低,为24.32℃,极重度阶段最高,达30.79℃;(2)伴随沙漠化的发展,植物的盖度、多度依次降低,下降幅度显著(P<0.05);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的变化趋势相近,呈潜在至轻度阶段上升,之后逐步下降的规律;(3)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表土水分和电导率对群落组成的影响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潜在与轻度沙化阶段,CCA前两轴的方差解释率分别是71.91%和55.25%,表土环境因子能够较好的描述植物群落特征与多样性水平的变化规律;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阶段,CCA前两轴的方差解释率不足40%,表土环境因子难以有效表征植物群落特征,预示放牧等人类活动在这些演替阶段的影响更为突出.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surfac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e meadow in different desertification stages

王新源、马仲武、王小军、陈萍、唐霞、连杰、张琴、程小云、刘健、曲浩

展开 >

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兰州730020

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兰州73002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乌拉特荒漠草原研究站,兰州730000

展开 >

沙化阶段 高寒草甸 表土环境因子 植物群落特征 典范对应分析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态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财政专项"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甘肃省林草局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科技支撑项目

2019QZKK03054187754041807525甘林草函[2020]72号

2020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0.40(19)
  • 9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