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及碳、氮、磷释放动态特征

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及碳、氮、磷释放动态特征

扫码查看
植物枯落物分解对生态系统碳通量和养分循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主要由3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决定,即化学(枯落物理化特性)、物理(气候和环境)以及生物(参与枯落物分解的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因素.在气候和立地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枯落物质量是制约分解的内在因素.在鄱阳湖湿地开展了野外定位观测实验,采用分解袋技术研究了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和薹草(Carex.cinerascens Kükenth)枯落物分解速率及碳(C)、氮(N)、磷(P)元素释放动态特的征差异性.结果表明,在0-150 d内三种植物枯落物的干物质分解速率和残留率以及碳相对归还指数(CRRI)、氮相对归还指数(NRRI)、磷相对归还指数(PRRI)差异性都极其显著.在0-150 d内分解速率都是芦苇的最大,薹草的次之,南荻最小.分解进行150 d后,芦苇、南荻和薹草枯落物干物质残留率依次约为56.57%、67.99%和60.88%,CRRI依次约为57.44%、34.58%和41.75%,NRRI依次约为50.71%、-22.66%、和23.18%,PRRI 依次约为88.91%、79.27%和85.63%.用Olson负指数衰减模型拟合方程预测芦苇、南荻、薹草枯落物分解完成50%所需的时间大约依次为184 d、249 d和210 d,分解完成95%所需的时间依次为795 d、1078 d和908 d.芦苇和薹草枯落物碳、氮和磷在分解过程中都表现出净释放模式,而南荻枯落物的碳和磷也一直表现为净释放模式,但是氮一直表现为净积累模式.芦苇分解过程中的营养释放作用最强,而南荻群落对氮的吸收和富集效应最强.研究表明植物种类及基质物质量对枯落物分解及其养分释放有很强的调控作用.今后的研究应考虑不同物种枯落物混合时的分解过程以及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因素,以便能揭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微生物活动在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调控作用机制,以期为鄱阳湖湿地碳、氮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更新的认识,为鄱阳湖湿地的科学管理、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composition rate and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ease of the dominant plants in Poyang Lake Wetland

张全军、张广帅、于秀波、刘宇、夏少霞、孟竹剑、许策、胡斌华、万松贤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昌330038

展开 >

鄱阳湖湿地 芦苇 南荻 薹草 枯落物分解 养分释放 化学计量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方合作项目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共享服务平台能力建设项目

4197113341471088XDA23040203JXPJB20160101

2020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0.40(24)
  • 10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