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坝上地区不同年代退耕还林生境的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及影响因子

坝上地区不同年代退耕还林生境的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及影响因子

扫码查看
退耕还林是坝上地区重要的生态修复工程,其生态效益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针对林下植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研究还较少,虽然草本层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评估不同年代退耕还林生境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了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共4个年代退耕还林生境的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并与弃耕生境及自然林生境进行了对比.为进一步分析林下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子,还分析了乔灌层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与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年代退耕还林的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未有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弃耕生境与自然林生境.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灌木层丰富度、灌木层密度具有显著的正响应,Simpson多样性主要与乔木层林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不同年代退耕还林后的林下草本层植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低于预期,而改善林分空间结构与建设模式可能利于提升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未来植被修复中需充分权衡生态系统不同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重视自然恢复与多元化生态修复方式,以实现更好生态效益.
Herb diversity and its impact factors in different periods from 1970s to 2000s of the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in the Bashang Area of North China

胡文浩、张晓婧、陈雅杰、宇振荣、段美春

展开 >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退耕还林 弃耕 草本层 生物多样性 林分密度 演替 有机质 碱解氮 生态修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671181

2021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1.41(3)
  • 18
  • 26